直面疫情逆行而上 大爱无疆勇担使命——广州医科大学统一战线抗击新冠肺炎纪实

发布时间:2020-03-19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2003年非典疫情的攻坚力量,广州医科大学系统密切关注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疫情变化,及时迅速落实国家、省市和学校防控疫情的部署,集结组建医疗队,医护人员深入防疫最前线。在这些奋战在各个场所、各个岗位、各条战线的医护人员当中不乏广州医科大学党外知识分子的身姿。

不惧危险 坚守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爆发以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指定为省市定点收治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被指定为市定点收治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附属肿瘤医院三家非定点收治医院也结合自身特点做好防控应急准备,5间附属医院均选派医护人员参加驰援武汉医疗队。

广医系统党外知识分子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惧疫情严峻,坚守在防疫治疗一线,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他们当中,很多人参加过2003年的非典救治战役,深知此刻肩负的工作使命,从疫情初始就一直奋战在发热门诊、急诊、放射科、病房护理、实验室、医学检验等重要岗位。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无党派人士李时悦教授作为附属第一医院支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工作组组长,进驻市八人民医院,共管重症监护病房,他带领这支精英团队冲锋在广州市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最前线。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九三学社社员区映研主任医师作为医院“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成人组防控专家组成员,春节期间一直在岗全天诊治患者,一天忙到滴水未进,晚上回家还加班,在最快最短时间内整理撰写 “新冠肺炎”防控相关医学科普书。同样,作为附一院疫情病例会诊专家,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九三学社社员张清玲主任医师更是没有一天的休息,一直连续奋斗在疫情一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支社急诊科的江慧琳主任医师、王斌主任医师和莫均荣主治医师三位社员积极主动,履职尽责,冲锋在前。江慧琳主任作为科室领导组织多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理论知识相关培训,组织全体医护人员穿脱防护培训和负责EICU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农工党成员李万根教授除了组织本科人员积极参与外,身先士卒,多次参与发热门诊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农工党广医基层委副主委马金香作为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一员,积极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曾经参加过汶川地震灾后防疫的前线工作的她,成为首批广州南站疫情防治点的带队老师,对广州进出南站人员体温监测,做好疑似隔离、复检、送医,湖北密接旅客的现场调查以及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

民革广医基层委主委周伯荣、副主委陈葆和党员刘维强等二十余名党员,放弃春节休假与亲人团聚的宝贵时间,回到各附属医院一线工作岗位值守。

致公党广州医科大学总支邵子力、徐帆、刘卫江等都分别在各自的岗位做好疫情防治工作,徐帆主任负责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新型肺炎的防治工作,刘卫江主任留守ICU重症监护室,随时准备为重症肺炎患者提供强有力生命支撑。

广医金域检验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基层委委员邓小燕作为广州医科大学第一批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支援广州市各区疫情防控工作。

科研攻坚 短兵相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除了一批又一批驰援武汉、直面患者的白衣战士,还有许多医学科研工作人员,他们争分夺秒、不眠不休,为早日研究出致病原因、防治措施、有效疗法和预防疫苗禅精竭虑、不懈钻研。

1月28日,广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州医科大学民盟成员赵金存教授临危受命,出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新冠病毒肺炎基础研究攻关组组长,负责研发抗病毒疫苗,为这场无声的“战争”提供强力后援。2月5日,在钟南山院士指导下,赵金存教授团队在与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共建的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中成功分离第一株在广州本地被感染病例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毒株。分离毒株,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毒的基因特性、抗原性、致病性和耐药性变异,对后续疫情的应对策略、调整防控、临床诊断、治疗及疫苗的研发等都起到很大作用,在积极参与广东省新发疫情应急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市委会副主委郑劲平教授第一时间开展新冠肺炎病毒临床研究工作,主编并首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防控中开展肺功能检查工作指引”,为疫情防治提供科学指导。主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问题答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年2月)科普书籍,以专家视角和科普语言解读国家政策,分析疫情进展,回答百姓疑惑,提升防控信心。协调组织多中心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研究、比较各种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等研究。全力协助附一院及呼研院在临床救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全局安排。

郑劲平教授和中政(广州)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主持研发的消毒防疫智能机器人,可替代人工现场消毒,在感染区域避免人员感染,提升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效能,做到智慧防疫、远程抗疫、精准杀毒,大大提高防疫效率。目前,研发团队已经在湖北省抗疫实战环境中完成了“消毒防疫智能机器人”产品实际应用,将进行产品升级验证上市及开展临床应用。

发挥专长 积极建言

在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党外知识分子中不少医学专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科研能力,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积极建言献策。

九三学社广州医科大学委员会郑劲平教授、邓方阁主委向广州市政协提出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的几点建议:一是紧急调配医用防护装备,保障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二是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阻止疾病传播。三是尽快成立多中心临床试验工作组。郑劲平教授通过网易新闻直播,解读最新疫情变化,普及科学有效的防控知识,帮助公众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疫情。

民盟广州市委副主委、广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刘金保和盟员、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领导小组基础研究攻关小组组长赵金存共同提交的《医学类研究生返校支援抗新冠病毒科研攻关的建议》,被盟中央和省委统战部同时采用。刘金保副校长提出的《关于慎重选择磷酸氯喹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建议》指出,要合理控制用药的剂量,充分考虑药物的半衰期。此建议得到马兴瑞省长的批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广州市政协委员、民革广医基层委主委周伯荣就“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干预”、“幸福感与心理安全息息相关”等问题接受广州广播电视台和广州日报新闻媒体的采访,针对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焦虑、恐慌、失眠、抑郁等提出自己的建议,他呼吁大众不信谣、不传谣,掌握必要的防范措施,理性看待疫情的发展。

学校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学校欧美同学会秘书长蒋义国教授代表学校公共卫生学院向“广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工作领导小组”递交了“请战书”,公卫学院全体师生随时听从组织安排,竭力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如疫情分析和溯源、疫情防控的科普宣传、易感人群管理、隔离人员心理健康评估和返校师生健康管理等,目前他们已赴广州市疾控中心开始工作。

在这场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广州医科大学党外知识分子没有迟疑、没有退缩,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牢记自己作为医疗、科研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忠于职守,奋勇相前,逆行而上,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康献给大家,他们服从国家调配、防卫全省疫情、守护广州市民、坚守本职岗位,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抗击疫情的工作,既支援了有需要的地方和单位,又保障了日常医疗工作。疫情尚未结束,他们仍在努力!